承诺不仅明确,而且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价值,体现在《民法总则》2条、第4条和第113条等。第109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三)法律漏洞的价值指引 所谓法律漏洞,是指欠缺必要的制定法上的安排。第826条: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加损害于他人的人,有义务向该他人赔偿损失。因此,一审判决判令杨某补偿田某菊15000元错误,法院依法予以纠正。他们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民法确立的平等原则,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其财产权利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如在张某军与蔡某珍遗赠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对张某元生前所立以约束配偶婚姻自由为前提方可享有继承财产权利的遗嘱,有违宪法和法律规定,是对蔡某珍婚姻自由的限制,根据《继承法》21条的规定,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友善等的价值体现在《民法总则》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其中,综治工作平台承担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等功能,工作任务包括: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快推进信息治理提高事件受理、流转、交办、反馈能力,建立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事件联处、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五联工作机制。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样本的枫桥经验,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治理能力提升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四先四早工作机制指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一)全方位、多要素、过程性的治理模式表述 《诸暨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平安诸暨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的工作任务,指出:依托传统管理格局,以基层网格为管理单元,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支撑,以长效责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民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提高公民素养为中心的枫桥经验社会建设,在提高公民审美标准的同时,大力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治理效果的评价能力。
社会治安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运用枫桥经验人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物防和技防作用。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结合,是实施评价的基本方法。其中,党员干部的作用主要是示范,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村规民约等自治规范,群众路线是基本的工作方法,乡贤文化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主要载体。在正式文件中,诸暨市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表述,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形成符合实际的、规范合理的表述,才能有效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
从具体的实施程序来看,该制度共包括了4个大的步骤,也可再细分为8个小的步骤,通过这8个小步骤依次实施最终完成村务的决策和公开。为了从源头解决问题,实行系统治理。综合执法平台承担一线日常执法巡查和现场监管功能,工作任务包括:统筹行政执法资源,落实执法信息公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其中,四前工作法指组织工作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注重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社会自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包括多主体、多手段、多规则的途径,实现矛盾纠纷的全息解决:社会治理侧重于纠纷的化解和预防,不仅对当前的矛盾和冲突进行针对性地‘治疗,还要强调纠纷的‘全息,即最大限度和最彻底的整体性,‘理顺和‘修复纠纷中受损的社会关系,彰显了其化解与预防并重的特征。发挥软法的作用,体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
倡导协商、谈判,提高交涉能力。(四)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标志 诸暨市的实践表明:虽然中央层面和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但以县域为单位的治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视组织建设,主动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中,基层司法能力提升也成为了问题的焦点,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期刊名称】《法律适用》【期刊年份】 2018年 【期号】 17 进入专题: 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中,主体要素是关键。
乡村文化价值要有明确的向上向善取向,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实现。四个平台建设是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善治目标完全契合。7.认真作好本辖区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签约、检查、考核工作,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
8.深入开展综治理论研究工作,着力探索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深层次问题。这种模式注重操作性,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独特方式的描述和说明。
(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从其所涵盖的范围上,包含了基于合作治理思想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党委、政府、基层群众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三类主要事项:党委规划领导事项、政府服务事项和群众自治事项。四个平台中,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发挥着整体协调作用。完善法律服务供给制度,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因而,模式的形成是基层治理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科学有效的模式一旦形成,对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追求公平结果,通过解决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所追求的和谐、稳定目标。在该制度的4个大步骤当中,村两委会都发挥着鲜明的引领作用。
总之,基层社会治理中需要各类主体职责明确,党委规划领导统筹协调,政府服务管理到位,群众自治真正落实。实行源头治理,通过孝德文化、公民信用体系建设、红黑榜制度等,弘扬正气,引领社会风尚。
巩固与深化平安村、社区、企业、校园、医院、市场、矿山、路段、校区、工区(工地)、园区、景区等平安创建工作,落实长效管理。[12] 【注释】 *汪世荣,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5月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
这不仅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面,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宏观设计、中观推动、微观落实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长期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包括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心理防范和指导),构建立体化、互补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才能及时化解各类风险。[5]诸暨市政法委: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内部资料:《坚持发挥枫桥经验资料汇编》,2017年7月。
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基层司法融入、参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发挥基层治理现代化作用,成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回答。2.及时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整治专项活动和重点专项治理工作。
枫桥镇综治工作中心的职责是:1.贯彻中央和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指示精神,制定本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方案、措施等,并负责组织实施。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必须嵌入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之中。
强化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村(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依法治理能力,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党员干部示范+法治建设(含村规民约)+群众路线+乡贤文化引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健全有序参与、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等各类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本期在最高人民法院李少平副院长撰文传承‘枫桥经验创新司法改革的基础上,组织新‘枫桥经验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特别策划,约请专家和法官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提升进行探讨,为人民法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参与基层治理提供理论支撑。